熱門文章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科技—發明:肥皂

肥皂是一種用作個人清潔用品表面活性劑,通常以固體塊狀的形式存在。

目錄


歷史

古代不管是東西方,最早的洗滌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鈉碳酸鉀。前者為天然湖礦產品,後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滌成分。 肥皂的發明據傳是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有傳說指,公元前7世紀古埃及皇宮中的一名腓尼基廚師可能是發明了肥皂的人[1]
該廚師不意將一罐食用油打翻,為避免被他人發現,便用灶爐裏的草木灰覆蓋,並將這些浸透有油脂的草木灰捧到室外扔掉。為了洗淨髒手,他將手放到了水中。發現只用輕搓幾下,便將手上的油膩洗掉了,甚至還洗掉了以前的老污垢。廚師於是讓其他的廚師也用這種物質洗手,發現的確將手洗得更乾淨。到了後來,法老王也知道了這個秘密,也讓廚師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然而據至目前為此的考古發現,類似肥皂的物品可以追溯至西元前29世紀的古巴比倫[2]。而西元前23世紀時,在巴比倫泥板上已有記載製造肥皂的公式。雖然肥皂很早就被發明,但塊狀肥皂卻是奢侈品,直到十九世紀才廣泛被一般大眾使用[3]

成分

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鈉,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如果在裡面加進香料和染料,就做成既有顏色,又有香味的香皂了;如果往裡面加點藥物(如硼酸石碳酸),即成藥皂。

去污原理

肥皂分子結構可以分成二個部分。一端是帶電荷呈極性的COO-(親水部位),另一端為非極性的碳鏈(親油部位)。肥皂能破壞的表面張力,當肥皂分子進入水中時,具有極性的親水部位,會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張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皮膚表面。肥皂的親油部位,深入油汙,而親水部位溶於水中,此結合物經攪動後形成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滿肥皂的親水部位,而不會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過程(又稱乳化)重複多次,則所有油污均會變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於水中,可被輕易地沖洗乾淨。

使用

清潔身體:把要清潔的地方用水濕透,之後把肥皂塗在那裡,用手搓洗,就能清潔。
清潔衣服:把衣服用水濕透,把肥皂塗在衣服有污垢處,再把衣服互相搓揉,就能使衣服潔淨。

知名品牌

  • 象牙香皂 (IVORY)
  • 舒膚佳 (Safeguard)
  • 儷仕 (Lux)
  • 逸芙瑄 (ifshare)
  • 芙玉寶 (Free Power)
  • 淨露 (GIN GKO)
  • 皂博士 (Dr. Soap)
  • 多芬(Dove)
  • 勾玉(Magatama)

變形

  • 精皂花
一種用香皂片壓模產生,經組合為玫瑰花瓣的皂花。帶有香皂的香氣,可以作為洗滌之用途。可在婚禮送禮使用或當作情人節禮物。原稱為皂花或花皂。

參照

  • 手工皂:以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等,加上氫氧化鈉溶液,在一定比例的調配下快速搗勻,再加精油或香精後到入模中,形成最滋潤肌膚的橄欖香皂。若整塊橄欖皂的油品成分中,橄欖油的比例超過百分之70,則稱此種皂通稱為馬賽皂
在台灣,有不少具環保意識的社區團體或組織,使用從家庭或食品油炸業者回收而來的回鍋油製成環保肥皂,成品非常適合作為沐浴或用來洗淨衣物,讓回鍋油搖身一變成為生態可分解的天然洗劑,一舉數得。
  • 皂基:型為長條狀,方便自製香皂的基礎皂,但品質遠不如手工皂。
  • 肥皂粉:俗稱洗衣粉
  • 沐浴乳:調配的方法與人工香皂雷同,所用的化學物品則是氫氧化鉀,成品則成濃稠的乳狀。
  • 沐浴露:是液體的肥皂或清潔液。時尚所至,沐浴露直接成為肥皂的替代品。甚至有些酒店套房只有沐浴露,而沒有肥皂供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