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發明:火藥

火藥

絹畫《降魔變》是中國最早的火藥火槍使用藝術描繪,於五代十國時期(907年-960年)繪成,在敦煌莫高窟被發現

元代火銃

明代火炮
四大發明中的火藥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藥,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時期,約12世紀中期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殺傷力的單兵火器(火銃)以及連發式火器(連銃)用於彌補當時宋人戰鬥力不及金人的劣勢。中國在實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於歐洲五個世紀左右。
而歐洲人約在13世紀時才懂得黑火藥的作用,而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與改良,主要是粒狀火藥火帽等發明,黑火藥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陸地戰爭戰術、攻城築城技術以及海軍戰列艦的發展和戰術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而黑火藥作為爆炸藥和推進劑,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逐漸被無煙火藥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藥旋風炸藥等新發明的炸藥所取代,這些新炸藥則不是中國人的發明。
雖然有證可查的首次火藥使用是在五代十國(907年-960年),不過已知最早火藥配方的書面記錄是在宋朝年間(960年-1279年),由曾公亮、丁度、和楊惟德在1044年《武經總要》里的記述;《武經總要》描述火藥用於旋風車炮拋射引火球拋過城牆,或者用鐵𫔀操作降低甩擺高度以擊碎城牆。由水軍船隻搭載的霹靂炮(一種用火藥彈丸的投石機)使得宋軍在1161年采石之戰大敗金軍,而元朝(1271年-1368年)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入侵日本時使用過鐵火炮。在13和14世紀期間,火藥配方殺傷力變得更加強大(硝酸鹽含量高達91%),且火藥武器更為先進更為致命,這在明朝(1368年-1644年)由焦玉(活躍時期14世紀到15世紀初)與劉基(1311年-1375年)軍事著作《火龍經》中充分體現,書中記述鐵鑄轟天猛火火炮、攻城噴火器、地煞神機炮〔地雷〕、毒火藥配方等軍火。該書於劉基死後不久完成並由焦玉作序於1412年在南陽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