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科技—發明:彈珠機

Pachinko parlor dsc05740.jpg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パチンコ
平文式羅馬字Pachinko




















彈珠機是一種具娛樂博彩成份的機器,在日本很常見,在台灣稱之為柏青哥(取日語「Pa-chin-ko」音譯)或小鋼珠。彈珠機本為純機械式操作,但現代的彈珠機加入投幣式自動賭博機(slot machine)元素。彈珠機店遍佈日本全國各地,受到不少人歡迎;但因為有博彩成份,彈珠機難以避免地與組織犯罪扯上關係。





歷史

彈珠機在20世紀

彈珠機店內
初期於名古屋市發明,起源於大正時代有獎品的投幣式遊戲機,當時為供兒童遊玩的遊戲機。1942年曾被禁止,令彈珠機店需要關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獲得解禁。

規則

玩者首先要購買大批小鐵珠,並大量地投入彈珠機中。早期的彈珠機設有彈簧讓玩者把彈珠逐粒發射。現代的彈珠機則改為使用一個圓形控制器,控制電子發射鐵珠的速度。鐵珠在射出後會跌進一組針之間,通常會隨之而跌落底部,少部份的鐵珠會跌入一些特定的小閘內,機器會因而彈出更多的鐵珠。
勝出的玩者可獲得更多彈珠,玩者可選擇保留或繼續使用,或把彈珠兌換代幣,也可換成如原子筆打火機等獎品。在日本的法律下,彈珠機店不能直接以現金來買取玩者所贏的鋼珠,所以必須以其他的獎品和客戶交換;而其中有些特殊的獎品,通常這些特殊獎品可以在彈珠機店附近皆設有一些小型的商店賣出,變相的換取金錢。日本法律禁止賭博,不過以此方式就能規避禁止直接換錢的法律。以日本全國各地皆設有大量彈珠機店的數目而言,顯示政府或許採取容忍的態度。早期相傳是日本皇后兄弟(國舅)經營柏青哥,故得到日本天皇御准

臺灣

臺灣的柏青哥經營與日本大致相同,唯臺灣機台並不像日本有專門機構驗證(厚生省),將原本三齒的彈珠彈射器改為四齒,故每分鐘使用鋼珠數比日本多了33%,加上多數商家會更改日本原始程式降低中獎機率,所以在臺灣柏青哥期望值過低變成非常具有「娛樂性」的活動,並不如日本賭博意謂濃厚。 在臺灣由手動以彈簧裝置發射的稱為彈珠枱,由機械發射的才稱為柏青哥,另有以鋼珠代替硬幣投入的小瑪莉機台則稱為柏青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